喜迎十八大 記者走基層
銅川千米井下感受礦工生活

陜西日報 2012年10月16日第三版
記得上次下井是4月9日,在金華山礦。乘坐像電梯似的罐籠,下到258米深的井底。這次是9月29日下午,在王石凹礦下的井。15時10分,記者經過礦安監(jiān)人員的入井安全培訓,換好工裝膠鞋,佩戴好安全帽、礦燈、自救器,經過嚴格安檢,同王石凹礦礦長解耀明、公安虹橋分局局長侯小同、礦黨委副書記王鵬、安監(jiān)處長魏東陽踏上了入井的罐籠。
“人員站好、罐門關好;確認完畢、可以開罐?!痹诰诎压薰じ纱嗬涞陌踩_認聲中,“當、當”兩聲清脆的信號鈴聲響起,罐籠緩緩啟動下降。一分鐘左右,我們就來到了低于水平面400多米的礦井下。
踏出罐籠,明亮的大巷,讓人幾乎看不到煤礦傳統(tǒng)的“黑色”。巷壁兩側、拱形頂部全部用潔白的高分子材料板包裝,在節(jié)能防爆燈的照耀下,靚麗繽紛。踏著褐色石材鋪就的人行道穿行長約千米的“安全文化長廊”,巷壁兩側心形、橢圓形靚麗精致的安全警示牌板不時吸引著記者的眼球。礦上運用“墻文化”資源,根據(jù)職工上下井心理需求,導入“心靈”文化,引導職工規(guī)范行為,使人懷著一種融融的溫情、帶著一份凝重的責任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去。
經過735人行通道,我們坐上了井下特有的交通工具“猴車”?!昂镘嚒睂W名叫架空乘人裝置,因為坐在吊桿座上的人需雙手緊抱吊桿,很像抱著樹桿的猴子。坐著架空人車,一路上耳畔環(huán)繞著歡快的樂曲,燈光明亮的巷道兩邊墻壁上精心繪制的安全漫畫、警示語、花草不時映入眼簾。
“以前的井下,灰塵四處飛揚,現(xiàn)在你看看,比自己家還干凈整齊呢。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工作,心里舒坦!”有著32年工齡的王建國無限感慨。
下了猴車,我們進入650人車場,十余幅圖案精美、內容翔實的車場標志牌、行車時刻表、乘車人員須知、安全文化牌板錯落有致地懸掛在巷壁上。寬敞的“候車廳”一排排不銹鋼的座椅沐浴在巷頂新型節(jié)能燈的光芒下更顯得舒適、溫馨。發(fā)車前,車場安全小廣播優(yōu)美舒緩的背景音樂中還提醒司乘人員按章駕駛、乘坐。
“下井前的緊張現(xiàn)在沒了,這里一點都不像是煤礦井下,倒像是都市里的地鐵站……”一同入井的侯小同滿是感慨??刹唬瑥?009年至2011年,王石凹礦連續(xù)3年跨入國家級質量標準化礦井行列,成為陜煤化集團質量標準化建設的一面旗幟。
17時30分,我們來到2207綜采工作面,隆隆旋轉煤機,把一塊塊黑色的煤送上皮帶流向“煤倉”。走出工作面,來到2207工作面“超市”,整潔的貨架上不僅有綠茶、礦泉水、火腿腸等飲料食品,門口還安裝有防爆飲水機,礦工們來這里“買”東西,不用付現(xiàn)錢,“消費”完記賬,月末從個人補貼中扣除。四點帶班的綜采二隊隊長李海忠一邊忙著給我們倒開水一邊高興地說:“過去沒有‘超市’,每班在井下工作長達八九個小時,工人們餓了啃涼饃,渴了喝些不衛(wèi)生的涼水。現(xiàn)在我們隊每天下井作業(yè)的110余名職工,都能在這里享受到熱騰騰的泡面和開水?!薄盀槌浞煮w現(xiàn)‘快樂工作、體面生活’的治企理念,礦上為每名井下采掘作業(yè)的職工每班提供6元的‘班中餐’福利補貼,使礦工們能在千米井下享用免費‘午餐’”黨委書記田戰(zhàn)強介紹說。
“侯局長,今天下井感受如何?”“激動,現(xiàn)在心里還沒平靜呢……”解礦長和侯局長的對話,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編輯:郝 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