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四月,陽光明媚,天空萬里無云。在兒子的倡導下,我們一家人來到了陳爐山上放風箏,體驗春機昂然的氣息,感受大自然的美妙。高空中,許多風箏好似在舉行一場飛行比賽,你看!有一只“大蝙蝠”和一只“燕子”正在比翼高飛。只見“大蝙蝠”越飛越高,馬上就要超過“燕子”了。這時,“燕子”的主人也不甘示弱,不停地放著自己手中的線軸。在它們的旁邊,“鯉魚、蝴蝶”正在跳著優(yōu)美的舞蹈,好像在為它們伴舞,在空中隨風飄動。
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古人認為清明的風很適合放風箏?!肚寮武洝分姓f:“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在古代,放風箏不但是一種游藝活動,更是為了祈求放走晦氣,消災解難。許多人在清明節(jié)放風箏時,把自己知道的災禍疾病寫在風箏上,然后等風箏升到天空中時就剪斷風箏線,讓它隨風飄逝,希望帶走所有的穢氣,帶來好運。
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參與放風箏的活動,其樂融融地進行游戲,是促進孩子心理和情緒健康發(fā)展的極好方式。放風箏時,孩子仰觀扶搖直上的風箏,可以使其心曠神怡,催人奮發(fā)向上、意氣風發(fā)。比起讓孩子整天待在家里,放風箏有太多的好處和意義,所以,請爸爸媽媽們珍惜這大好春光,帶著孩子去放風箏吧。
責任編輯:周彥榮 編輯:李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