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勞動美征文】

“中國夢”,這一當下最流行的詞匯,撥動著許多人的心弦,激起了無數(shù)人的共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夢想,1980年,父親帶著自己對礦山的美好憧憬與夢想從陜北招工來到徐家溝煤礦,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這三十多年,父親的眼睛里始終閃爍著夢想的光芒,他相信,成就夢想的路總是存在的,他隨時要準備為自己的夢想努力奮斗……
在父親很小的時候,爺爺奶奶就相繼去世,不僅沒怎么讀書,而且生活非常艱辛與苦澀。所以父親從小就學會了自立與堅強,不論工作環(huán)境有多惡略、多艱苦,他也依然不改初衷,挺直了腰桿,在艱難陡峭的井道上“爬行”,繼續(xù)為自己的“礦山夢”努力著……
在我的童年里,很少在家里看到父親的身影。我早晨起床的時候父親已經(jīng)去上班了,晚上我進入夢鄉(xiāng)的時候他才下班回來。在家庭條件并不富裕的情況下,還要供我和兩個哥哥讀書,因此,父親每個月都是出滿勤干滿點,為的就是能多掙點錢讓我們過的更好一些。
父親對工作的敬業(yè)態(tài)度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2008年,徐家溝礦引進首臺EBZ100懸臂式綜掘機,父親所在的掘進二隊也被組建為綜掘隊。一回到家父親就高興的說:“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咱礦馬上要上綜掘了,工人們以后再也不用打眼、放炮、吃炮煙了。”在設(shè)備啟運井下后,掘進二隊抽調(diào)精兵強將成立了一支安裝突擊小組,由父親擔任組長。他帶著這支突擊小組,在廠家技術(shù)人員的指導下,克服困難,團結(jié)奮戰(zhàn),靠人工抬、道鏈拉,把機組配件完好無損卸車后組裝。為了搶時間,父親他們吃飯都在組裝現(xiàn)場,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們的努力下,僅僅用4個班次就完成了組裝任務,比礦原計劃還提前了5個班次,廠家技術(shù)人員都佩服的豎起大拇指說:“用4個班完成井下組裝綜掘機,這還真是我第一次見到,你們真是了不起??!”任務完成了,父親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說:“建礦四十多年了,首套綜掘機的上馬實現(xiàn)了我們礦山幾代人的機械化之夢,再累心里也是甜的。”
我問父親,煤礦工作這么艱苦,難道你就沒有想過要離開這里,放棄煤礦事業(yè)?到底是什么支撐著你扎根煤海的信念?父親說:“只要有實現(xiàn)煤礦安全生產(chǎn),實現(xiàn)我們家庭富裕的夢想在,就不覺得艱苦?!边@個夢時刻縈繞著父親,正因為有了夢想的庇佑,父親才有激情,才有毅力去征服生活中所有的苦難。
還記得父親退休那天,他將抱回來的一箱資料遞給媽媽說:“幫我保存起來把,留個紀念。在這里摸爬滾打了三十多年,還真有點舍不得?!闭f著說著我看到父親的眼圈紅了,也正是煤礦熟悉的那些勤勞、純樸、善良的人們,讓他深深依戀。作為一名礦工女兒,我想說的太多太多,其實像父親這樣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礦山的又何止他一個呢?那些默默無聞的人們其實都是煤礦真正的建設(shè)者,他們用自己的汗水和熱血澆灌著祖國的每一寸土地,可他們從來沒有叫屈叫苦。
踏著父親的足跡,繼續(xù)著父親的“礦山夢”,如今我們兄妹三人也接過了父親的接力棒,走上了煤礦工作崗位,將我們的青春和熱血都播撒在這片養(yǎng)育我們的煤海之中。我也相信,我們一定會沿著父親走過的路,在煤礦實現(xiàn)屬于我們的自己的“礦山夢”。
(作者單位:鴨口公司)
編輯:郝 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