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李汰博學能文,為人重操守,為官清正,不為金錢所動。有一年在福建主持科舉考試。一天深夜,有位求情者送一包沉甸甸的黃金,請他給予通融,試圖買個“金榜題名”,當即遭到回絕。李汰當晚作《無題》詩一首,次日懸掛于科場門口:“義利源頭識頗真,黃金難換腐儒心。莫言暮夜無知者,怕寒乾坤有鬼神?!币粫r傳為美談。
啟示:不管是棒打怒斥、厚謝婉拒,還是題詩拒禮,這些廉潔舉動在舊日官場顯得難能可貴。黨員干部要始終保持一顆廉潔奉公之心,干凈做事,清白做人,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面對打著親情、友情幌子“禮尚往來”的送禮行賄,少數(shù)黨員干部往往因不能夠嚴詞拒絕而觸犯黨紀國法。作為黨員干部,人際交往中,首先要考慮的是自身的職責,這樣做是否合乎黨紀法律,是否合乎政策規(guī)定。不為金錢所困,不為名利所惑,自覺將肩負的責任轉化服務社會、造福于民的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