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修綜掘機,在東坡礦的歷史上,歷來由廠家完成的。
今年,該礦EBZ—125型懸臂式綜掘機急需拆換大件,動“大手術”。但東坡人決定自己動手。
自己動手,無疑會減少支出,節(jié)約時間,讓職工學到技術。同時,也會面臨“把聾子治成啞巴”的危險。
這樣的選擇,對于經(jīng)濟黃金期的東坡礦是不存在的,但面對煤市“寒冬”,他們只能選擇“自己動手”!
“手術”主刀單位是機修廠,技術骨干感嘆:這活可沒干過,從沒搞過大拆大修,萬一整得散了架,那責任可大了!
機電礦長劉劍說:“怕什么?技術上我把關,責任上礦黨政早就告訴你們了,全心全意搞好檢修,絕不會讓你們?yōu)殡y!”
機修廠長董民權說:有全礦支持,應該試試!
9月16日,經(jīng)過緊張有序的前期準備,“檢修術”正式開始。
EBZ—125型懸臂式綜掘機,是2007年引入的西安煤機廠設備,一直由掘四隊使用。由于年限長、磨損嚴重,各部件都已嚴重損壞,時常出現(xiàn)故障,成了安全生產(chǎn)的“腸梗阻”。而該礦一直面臨接續(xù)緊張難題,綜掘機“罷工”,就意味著掘進停工,接續(xù)難題無異于雪上加霜。
“公司給了我們15天時間,一定要用好!”礦領導班子深入動員,成立“手術”攻關小組,機電礦長劉劍任組長,動力科劉濤等業(yè)務骨干任成員,全程參與指導。機修廠負責拆卸維修。
緊張拆卸中,劉劍一面示范,一面指導,看到面有難色的職工任海洋,笑道:“別擔心!檢修是學技術的最好時機。不學,永遠不會;拆完弄懂了,以后就不求人了!”機修廠副廠長張哲,憑著前期查資料、掌握綜掘機性能的基本功,主動當助手,與劉劍配合默契,增強了大家的信心。
動力科現(xiàn)場完善圖紙,邊看邊指導邊校正;安質(zhì)科督查操作規(guī)程,嚴格“手術”規(guī)范;機修廠維修人員謹慎拆卸,分析原理,對綜掘機鏟板部、本體部、升降油缸、銷軸、連接孔、切割部、一運刮板機、護殼體等一一校正,合理修復;對液壓系統(tǒng)、液壓馬達、油泵、閥組、管路等進行檢修、清洗,更換掉不合格油脂與配件;對電控、保護裝置全面檢修,一一試驗。攻關小組多次召開會議,反復研究試驗,最終制定了科學的檢修方案,攻克難關,實現(xiàn)了一次技術上的超越。
15天,對承擔“檢修術”的每一名經(jīng)歷者,是實實在在的360個小時,是凝聚智慧、技能和毅力的千萬個分分秒秒。螺絲型號、搖臂升降、機件吻合率等,每一個問題都像“手術中”不斷出現(xiàn)的癥結,都需要檢修人員聚精會神,全力以赴。尤其首次實施這樣的“手術”,不僅要承受超常的難度,更需要超常的毅力和能力。
責任在肩,苦也是甜。15天后,經(jīng)測試,系統(tǒng)、油路等運轉正常,檢修完好率全部達標,“檢修術”圓滿成功。曾經(jīng)畏難的任海洋高興地說:別小看自己,我們也行!機修廠長董民權也笑道:一次檢修,勝過幾次培訓,收獲就是大!
編輯:郝 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