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時候有許多描寫春天的詩句,從這些古詩句中,我們能看到一個個生機(jī)勃勃的春天。
唐代詩人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p>
春風(fēng)吹來,草木萌動。大自然神奇的功力,仿佛是一把有力的剪刀,也好像是在一夜間,突然把大地裝扮一新。
草兒青青,樹葉碧綠,花兒盛開,百鳥爭鳴。柳樹像是一位美少女,亭亭玉立,含情脈脈地站在春風(fēng)里。青翠碧綠的葉子掛滿了枝頭,那垂下來的千萬條柳枝,柔順的像是長長的綠色絲帶,那些絲帶在春風(fēng)中輕輕地蕩漾著。
春天是唯美的,春天是朝氣蓬勃的。春天讓人充滿了希望,又給人無限遐想。春天有著詩人的氣質(zhì),浪漫,多情,柔美,清新。而且富有詩意。
清代詩人高鼎,《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xué)歸來早, 忙趁東風(fēng)放紙鳶。”
黃鶯,也稱“黃鸝”、“黃鳥”等。黃鶯是在古詩句中最常出現(xiàn)的一種鳥。也許黃鶯來了,也就代表著春天到了。黃鶯的羽毛顏色醒目,多為金黃色,可謂羽衣華麗,在那柳綠桃紅之中更顯漂亮。黃鶯的叫聲清脆、圓潤、嘹亮、婉轉(zhuǎn),聲音富有韻律,激情高昂,緩慢有致,音律極其優(yōu)美。它的叫聲耐人尋味,讓人喜歡。而且它能變換腔調(diào),還能模仿其他鳥的鳴叫聲,其叫聲惟妙惟肖,十分悅耳動聽。一兩只,或三五只,在綠樹間,或飛舞著。東一聲,西一合。此起彼伏,應(yīng)對自如。
放學(xué)后的孩子,趁著東風(fēng)把風(fēng)箏放上了藍(lán)天。他們一邊跑,一邊笑,孩子的天性,在大自然里一下子被釋放了出來。
鳥鳴聲,嬉笑聲。綠柳成蔭,花兒飄香。這景,這聲,這畫面,仿佛就在眼前,著實讓人陶醉??!
古詩人好像對春天都情有獨鐘。唐代詩人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山山水水,在春天變得秀麗多姿。草兒青青,綠樹滿山。野花點綴在青山綠水之間,風(fēng)里飄著花的芳香,就連那小草都散發(fā)出了陣陣草香。
燕子“呢呢、喃喃”“啾啾”歡叫著在空中飛來飛去。它們飛到池塘邊的柳樹下,用嘴銜走了一塊又一塊濕泥。忙著去筑它的新巢去了。
暖暖的陽光下,沙窩里睡著成雙成對的鴛鴦。青山綠水,花兒飄香。小燕子呢喃,陶醉的鴛鴦。這樣的美景怎不令人向往??!
詩人有一顆精巧玲瓏聰慧的心,和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他能洞悉到普通人無法觀察到的東西。他把捕捉到的美麗瞬間,用詩的形式呈現(xiàn)在人前。讓人一讀,頓浮眼前。景色美不勝收。春意盎然,韻味十足。令讀者口齒生香。那些美麗生動的畫面立刻活靈活現(xiàn)地重現(xiàn)在了我們眼前。
春光明媚,花兒綻放。草綠花紅,柳條輕揚 。唐代詩人王涯的《春游曲》:“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fēng)。滿園深淺色, 照在綠波中?!?/p>
春天到郊外踏青,也是古人們的一大愛好。大家脫去了厚重的棉衣,穿上輕盈方便的春裝。約上三兩個好友,一起到戶外走走??纯赐饷娴纳缴剿?,欣賞一下春天美麗的景色。
在栽滿杏樹的江邊走走,看著那粉紅色的杏花。一棵棵,一串串,一朵朵,層層疊疊,相映成輝。形成了一片粉紅色的花海。那杏花像是在一夜間便被春風(fēng)催開了。深深淺淺不同的杏花,倒映在清澈的江水之中,杏花把江水都染紅了。它們互相映襯,相得益彰,使春意顯得更加斑斕濃郁了。